趁著4/6泰國放假,我到了曼谷著名的景點『大皇宮』去看看過去泰皇住的地方長什麼樣子。
曼谷大皇宮(泰語: พระบรมมหาราชวัง) 位於曼谷拍那空縣,從18世紀到20世紀中葉,曾是暹羅王國的 皇宮。也是泰國王室公定的居住地點,在所有的泰國王宮中有著重要的地位。建於拉瑪一世統治期間的 1782年,然而,在1946年泰王拉瑪八世駕崩後,拉瑪九世將王室搬到吉拉達宮(Chitralada Palace) ,而象徵王朝的宮殿依然存在,因此,現在的泰國王室並不住在這裡。
目前大皇宮就像紫禁城一樣,開放給民眾參觀,以金碧輝煌著稱,但我去的那天因為假日節慶關係,很多地方都沒開放進去,而且當天的中文導覽系統也沒法借,導致很多景點都看不太懂。幸好當地很多中國旅行團,隨便靠過去聽一個導遊講解就好。
第一個可以看的東西是他們的柱子,大家可以看到泰國建築的柱子是方形的,跟中國宮殿建築圓柱不一樣。這跟天圓地方倒沒關係,主要是泰國的蛇很多,方型的柱子他們才爬不上去,所以可以看到很多泰國寺廟或建築都是用方形柱,不是沒有原因的。
在逛玉佛寺的時候,牆上畫著173幅壁畫,除了皇帝水陸出巡圖外,就是像上圖一樣描述一則神話故事。故事是描述一個非常好色的夜叉,擄走一名皇上喜歡的美女,於是皇上就派人出兵去討伐夜叉,最後將女生奪回的故事。
故事雖然說很簡單,但真的要談卻是三天三夜都說不完,壁畫上的每個角落也許都代表著一則故事,就像是中國的西遊記一樣,也許一句唐僧西天取經就能概括講完,但卻有非常多不同的小故事組成,這些在壁畫上都可以看得很清楚。
逛的過程中中國旅客實在多到不像話,一堆大媽都躲在涼亭乘涼,人擠人非常不舒服,憑心而言大皇宮這種地方我應該不會再來第二次了,而且500元門票也是有點小貴,這麼多人根本看不到什麼東西,頂多就是個打卡行程。
相較而言,接下來的臥佛寺我就非常推薦,主要是旅客夠少,另外他在每個地方都有放置中文解說,讓人在觀看途中也能了解他的歷史意涵。
曼谷臥佛寺(泰文:วัดโพธิ์)位於泰國曼谷市帕那空區。 曼谷臥佛寺是泰國最古老佛寺之一,總面積約八萬平方米,它擁有超過一千尊佛像 ,以及泰國最大室內 臥佛像。臥佛寺的前身是建於1788年的福哈倫寺(Wat Phodharam),拉瑪三世時重修。 曼谷玉佛寺分為南北兩個院落,北院是臥佛寺和藏經閣,南院是僧侶宿舍。
臥佛身長46米,高15米,眼睛和足趾都鑲嵌貝母。
臥佛寺除了一開始進去的那尊大佛之外,還有非常多有特色的建築。
臥佛寺目前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– 世界記憶下的世界遺產,主要是拉瑪三世在修建時,就希望將文化知識等透過碑文傳承下來,所以你在逛臥佛寺的時候,可以發現到牆上有非常多的碑文跟圖片,內容除了宗教、醫學之外,還有非常多豐富的文學作品,被譽為泰國的第一所大學。
臥佛寺到處都有中文的說明牌子,透過閱讀你可以清楚地知道這些碑文背後的故事是什麼,也可以感受到當時知識傳播不易,泰皇對此所下的苦心,利用人們會到佛寺參拜的機會宣揚各種知識。
以景點而言,我真的比較推薦臥佛寺,沒有一堆大陸觀光團,可以安心地慢慢參觀,同時也能看到很多當地人在拜佛寺時的習俗,是一趟較為充實的文化之旅。
想知道更多泰國相關資訊嗎?
來看看我在泰國待了兩個月的紀錄吧 ->
曼谷實習紀錄(十)– 北碧府一日遊
曼谷實習紀錄(九)– 瘋狂潑水節
曼谷實習紀錄(八)– 華欣、七岩(下)
曼谷實習紀錄(七)– 華欣、七岩(上)
曼谷實習紀錄(六)– 丹嫩莎朵、美功、安帕瓦
曼谷實習紀錄(五)–大皇宮、臥佛寺遊記
曼谷實習紀錄(四)– 第一個週末行程
曼谷實習紀錄(三)–泰國髮市場分析
曼谷實習紀錄(二)– 第一次抵達曼谷
曼谷實習紀錄(一)– 出發前夕
9 comments